生物多样性|上海自然博物馆携手同里国家湿地公园举办科普系列活动
时间:2024-05-21 21:03:47 来源: 作者: 点击:
5月19日下午,由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指导,上海自然博物馆(上海科技馆分馆)、同里国家湿地公园主办的“自然百宝箱,绿色长三角”2024科普系列活动暨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,在江苏省吴江区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开幕。活动包含“城市昆虫”展览、科学集市、“家园”生态艺术项目、自然联络员工作坊、“趣逛自然——行走长三角”系列主题直播等内容,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网友关注。
据介绍,“我的自然百宝箱”教育品牌是由上海自然博物馆(上海科技馆分馆)面向全龄段公众发起的,以“走进自然、发现自然、记录自然”为主要参与方式的品牌活动。活动自2016年发起,以物种多样性调查为出发点,以“线上与线下联动、科学与文化融合、鼓励公众及社会各界参与”为特色,项目线上线下参与人数突破450万人次。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972.18公顷,湿地覆盖率85.41%,是全国23个重点建设湿地公园之一,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,目前园内已观测记录到鸟类234种、昆虫421种,是全国精品自然教育基地、全国林草科普基地,以及全国首批野生陆生重要栖息地。两家单位联合举办本次活动,旨在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。活动现场发布了双方宣教课程共创、同里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数据、同里湿地夏季旅游产品等。活动还同时得到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的特别支持。
“城市昆虫”展览和“家园”生态艺术装置是本次科普活动的核心内容,可开放至6月下旬。“城市昆虫”展览位于园内的学术交流中心,包括“昆虫大调查”“城市昆虫小百科”“身边昆虫在哪里”以及“行动:听见万物”等主题,展出有80头蝴蝶标本、18头常见昆虫标本。
“家园”生态艺术项目位于公园游客中心入口处,由艺术家徐国峰创作并联合发起,以公园代表性物种、国家一级保护鸟种“卷羽鹈鹕”为主题形态,运用“社会雕塑”的概念,由艺术家带领公众,从废弃材料征集到制作搭建,全方位面向公众开放,共同完成大型装置艺术作品,过程影像资料将汇集成纪录片,通过艺术行为使公众关注环境、传递生态理念。
当日开放的科学集市,以“昆虫与鸟类”为主题,有原创湿地桌游、非遗蓝染、剪纸、面部彩绘、雕版印刷等互动展位。“小朋友对这个面部彩绘特别感兴趣,在脸上和手上都画了花儿,特别开心。”游客刘女士说。在现场还有上海师范大学环境昆虫学实验室、“大城小虫”工作室的科普工作人员,为市民游客进行昆虫标本科普展示与讲解。
当天还特别举办了“趣逛自然:探访水乡秘境”特别直播,让观众通过上海自然博物馆的镜头,深入了解这座毗邻上海的湿地天堂。
“此次活动推动科普技术服务走出上海,输出优质科普资源供给,与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双向奔赴、资源共享、品牌互动、流量互补,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,同时彰显了自然博物馆在新自然教育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。”上海科技馆自博馆展教中心副主任唐先华表示。
来源:中国环境
原文链接:https://sthj.sh.gov.cn/hbzhywpt1272/hbzhywpt1158/20240520/cfc260cd31b6415eb0bc6bb8d752fa4d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最新信息
- 2020-07-27 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...
- 2020-08-1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9...
- 2020-06-05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4...
- 2020-07-17 7月16日,由中国文化...
- 2020-10-16 10月15日,中共中央...
- 2020-09-16 李克强总理9月11日在...
- 2020-09-04 “治理大气污染、改善空...
- 2020-10-1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