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改革之声)舟山市多措并举强化旱情期间河湖库水质管控
时间:2024-09-25 02:59:03 来源: 作者: 点击:
编者按: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、数字中国、共同富裕重要论述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要求,高质量做好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工作,进一步推动改革争先创优,加强改革经验推广推介,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,为浙江“两个先行”提供支撑保障,特在“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办公网”“浙江省生态环境政务网”和“浙江省生态环境厅门户网”“改革之声”栏目,择优登载各地各单位改革工作的创新做法、亮点成效,并同步推送省厅“官微”,供各级交流借鉴、互促共进。
近几个月来,舟山市降水量仅为往年的 40%,当前旱情形势严峻,各地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旱情对河湖库水质影响,增强不利气候条件下的风险意识,多措并举做好旱情期间全市河湖库水质管控各项工作。
一、压实责任加强水环境管理。一是提升应急能力。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,加大周边风险源排查整治,编制完善水环境应急防控预案,确保饮用水安全。二是开展生态补水。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利用再生水补充河道,有效改善水环境状况。三是加强雨污排口巡查。结合当前水位低、排口外露等情况,加快推进“污水零直排区”,加强河湖排口巡查,查清问题排口污染源,立行立改。
二、数字引领加强监测巡查。一是“智慧河湖”数字化平台有力搭建。运用物联网、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,建设智慧感知体系,全区河湖实现全方位全时段实时监测,全流程全数字化预警、处置、考核、反馈。二是一体化排水监测系统上线运行。设立排水调度指挥中心,建设完备的排水系统数据传输网络、数据库、应用支撑平台以及排水系统管控子平台,监控设备与“普陀智慧城管”平台联网,实现智能管污、部门联管。三是加密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频次。针对旱情状况下河道水库水质易反弹情况,加密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频次,及时预警处置。充分发挥地表水环境自动监测站的作用,提高水环境污染风险防控水平。重点加强国控、省控等考核断面水质变化状况,确保水质达标。
三、需求导向延伸治理“触角”。一是深化渔农村污水治理。舟山市普陀区投入 1.84 亿元打造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 49 个,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从45.45%提升至 88.64%,实现雨污基本分流。二是提升海岛水环境品质。结合“污水零直排”提质增效行动,重点建设餐饮、民宿油污水处置设施,补齐海岛末端毛细管网,持续提升海岛游客舒适度、体验感。三是落实河湖长责任。严格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,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应对旱情考验,发现钓鱼、洗衣、河道垃圾漂浮物等现象第一时间处置。对水质易反复的水库、河道加大巡查力度,及时掌握情况变化,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水质稳定。
原文链接:http://sthjt.zj.gov.cn/art/2023/12/6/art_1201818_58950004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最新信息
- 2020-07-23 湖北省宜昌市政府办公室...
- 2020-07-23 按照青海省旅游厕所专项...
- 2020-07-23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...
- 2020-07-23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...
- 2020-11-26 近日,山西艺术职业学院...
- 2020-11-26 展示技艺,亮出绝活,尽...
- 2021-03-31
- 2021-03-31